道的事情。
比如当年周棠知道有人要陷害洛平,却苦于找不到线索,只能将洛平暂时关押大理寺。
后来他查到那人与西昭王族有关,并且因为洛平有可能威胁到自己的王储地位,铁了心要杀洛平。于是周棠将计就计,佯装被洛平的身世彻底激怒,把他关进了无赦牢。却不料那人在路上行刺,害他险些就要失去他。
这让他更加小心,无赦牢是当时他能想到的最安全、最受他控制的地方,他想把事情了结之后亲自接洛平回宫,谁承想他还没到,那人竟倒在了雪地里,心神俱灭,连一句告别都来不及说。
那日的雪出奇地大,他见到他时,洛平的身体已经被覆上了一层薄雪,无论多么紧的拥抱,也暖不了他僵硬的身体。
看着他手里握着的那只瓷碗,周棠就觉得自己的心也被冻住了。
头七过去,没有人倾听他的忏悔,碗里的莲花败了。
周棠杀了西昭的奉德王子,杀了襄妃,但没有杀襄妃的孩子。
因为他总是想着,这个孩子身上至少有一点点血脉,是和洛平一样的。
那一世,西昭亡了,大承也没有了正统的子嗣传承。
身为大承的开国皇帝,自己的王朝和子孙沦落到这步田地,大判官终究有些不甘心。幸而现在都扭转了过来,那人总算没有让他失望。
大判官取了另外一本命簿翻看,上面写着:洛慕权,一生三部著作——《少年愁》,《承天通鉴》,最后一本,是唯一没有现世的一本,名叫《两世莲华万愿休》。
大承朝征和五年。真央殿。隆冬。
天空阴沉沉的,云层上似乎有很重的东西要压下来。
洛平抿了一口清茶,寸寸莲香沁入心脾。他走到殿门前,仰头看天,天光把他的瞳孔映成了苍茫的灰色。
周棠合上手里的闲书,来到他身边,自然而然地替他暖手:“小夫子,你说许公子的这本书是喜是悲呢?”
洛平想了想说:“无喜无悲,难得他写了本好书。”
“怎么个好法?”
“最后一句好。”洛平轻声念着,“霜天晓月催人老,宴尽时,总相恼。”
谁都想要圆满的人生,只是盛宴将尽,总会有些离骚。
取了那杯茶,洛平把它淋在雪地上。
周棠问:“小夫子,你在干什么?”
洛平唇畔漾开一抹极淡的笑:“在祭雪。”
全文完
_f
出乎他的意料,西昭的神殿居然比王宫还要大。依山而建,里面供奉着西昭信奉的神明。神殿由国师掌管,神官并不多,只有十来人,但是每日前来祈福求神的百姓很多。
国师告诉洛平:“神殿的地下宫殿有三层,第一层放着西昭的宗教中掌管冥界的神明,第二层是西昭王族祖先的灵位,而最下面一层是处置不净之人的监牢。神明和王族的灵位镇着在那里死去的人的魂魄。”
洛平跟着国师了解了不少西昭的文化传说,他终于知道西昭王总是提起的天谴是什么意思,那是前几任国师的预。
当时的第五代西昭王本是个勤恳治国的好皇帝,辅佐他的是第三任国师。第三任国师是神殿有史以来最有天赋的女子,传说她有一双看透三界世事的青瞳。
西昭王着魔般地迷恋上了这个女子,不惜为她触犯了神殿中的禁忌,烧经书毁神像,以致于那位女国师被逼无奈,将自己关在了地宫第三层,放血自尽,以平息神明的震怒。
后来那一代西昭王莫名发了疯病,药石罔效,不久也辞世了。就从那一天起,每一任国师在扶乩占命时都会得到警示,说西昭将要遭遇天谴。
而到了这一代,原本兴盛的西昭皇族居然凋零到一脉单传,甚至连下一代也是至亲乱伦的结果,这让西昭王颇为惶恐,所以才有向大承“借命”一说。
洛平唏嘘:“鬼神之说,原本我不甚相信,现在却能理解,这世上当真无奇不有,所谓命数,可能也是存在的。”
国师笑道:“命数当然存在,要不然我岂会见到你这样的人?”
洛平眸光微闪:“国师是何意?”
国师没有急着回答,倒是拿了个罗盘推算起来,半晌,罗盘的指针停了下来。
他说了个日期:“丁卯年三月初十。这是你这一生的生辰八字,不是从初生婴孩开始算起的,而是从你自地府重回人间开始算起的,我说得对吗?”
洛平心里一凛,丁卯年三月初十,即宣统廿一年的那一天。那天,他重回到翰林院的赏春宴上,见到了幼年的周棠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