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10节(2 / 2)
他感慨道。
“原来一切都在曹丞相的掌握之中。”
“福祸相依……”张辽的语气一如既往的严肃与森然,“祸事,一旦用好了,也会变成大好事儿,此战,吾等势要擒住那关云长!”
说话间,张辽的眼眸中带着光……是勇武的光芒。
在他看来,“山西第一勇烈”这个称号,他一定要亲手从关羽的头上夺过来。
——『抱歉了,挚友!』
——『咱们兄弟各为其主,这次就好好的斗上一场吧!』
……
……
成都,诸葛府。
油灯已经烧残了,灰白的晨光稍稍透进来,诸葛亮与刘备看过关麟的第二封答卷后。
讨论了整整半夜。
可两人的精神不见丝毫的委顿,依旧跪坐于竹席之侧聚精会神。
诸葛亮第二道考题是,蜀中商贾囤积居奇,哄抬物价,当如何解?
而关麟的答案很简单,只三段。
第一段——“民富国强!”
第二段——“成立商务署,收取商业税。”
第三段——“蜀中商贾可凭自愿加入商务署,同时,凡是加入商务署的商贾,大肆提高其地位,却要服从于商务署的管辖。非商务署中商贾,不得私自经商,发现者严惩不贷。”
这三段其实很简单。
关麟是看到考题后,稍加思索就写出来的。
事实上,在华夏历史进程中,很长的一段时间内,都会出现商人囤积居奇、哄抬物价的情况。
就比如西汉末年时期,各大家族兼并土地,哄抬物价,严重影响到经济运行。
故而众人推举了王莽去挽救危机。
王莽颇为‘任性’的创造了六泉币制,从“小泉直一”到“大泉五十”,共计制作出了六种面额。
而最大的面额“大泉五十”仅仅用了两枚半五铢钱的“含铜量”
简单点说,就意味着每发行一个“大泉五十”,就要从百姓手中夺走四十七个半五铢钱的财富。
这一举措,使得大家族纷纷收集五铢钱,融化后私自铸造“大泉”,再用大泉购买“五铢钱”无限套娃,引发了巨大的通货膨胀。
这是西汉末年。
东汉末年更夸张。
董卓铸小钱,使得粮价一斛高达几十万、乃至几百万钱……也是有的。
更有甚至,素来以“仁义”标榜的刘备,也在迫于无奈之下,玩出过这么一出。
历史上的刘备,在入蜀后,面对“商贾囤积居奇、哄抬物价”的难题。
他采取的手段,也类似于董卓的“铸小钱”。
只是,刘备的名字更文雅一些叫——直百钱。
简单点说,就是铸造一种新的叫做“直百钱”的钱币,平抑物价,一枚相当于过去五铢钱的一百枚,然后强制命令商贾、百姓限期更换新的钱币。
看似,是旧钱换新钱,一枚换一百枚。
可实际上,一枚直百钱中“铜”的含量与一枚五铢钱中“铜”的含量相当。
如此一来,一枚换一百枚,多出来的九十九枚的含铜量,就可以继续铸城新的“直百钱”……刘备这边,国库的钱粮自然也就源源不断。
这就相当于官方层面的欺骗,将百姓的“铜”以“旧”换“新”的方式,骗到了官府的手中。
是捡来的麦子开磨坊,无本万利的买卖。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