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阳炎「三」烟花余烬(2 / 3)

加入书签

可惜。

是她们的数学老师“阿毛”。人很年轻,才结婚不久,去年有了自己的孩子,时常在课上讲带小孩的事,同学就调侃他要把小孩培养成大数学家。

这些情况小苹不会不清楚,但她还是飞蛾扑火似的前去表白。

“今天在这里发生的事,我不会告诉任何人。”她解开校服衬衣的第二颗扣,扶着飘开的前襟对他道。

阿毛是不折不扣的自闭理工男,在自己的学生时代,未曾与暗恋的女生说过一句话。与妻子也没有多浪漫的恋爱,两个人更像是搭伙过日子。哪怕年长许多,经历过更多人生,对于艳情风致的理解还停留于青涩的少年,何曾见过这样的阵仗?他就像梦回当年般,窘迫而无措,只是一再逃避,一再说:这样不好。小苹,这样不好。

毫无疑问,失败了。于情于理都会是如此。

这份痛苦让她反刍很久,最后变成作茧自缚。

“小苹”本是同学之间的外号,他身为教师,却未曾像对待旁人那样唤她姓名,是否就是说,她与旁人有些不同?他的拒绝来得没那么坚定,是否也有几分动心?

没有答案。这场注定无望的苦恋终如烟花余烬,悄然陨落于无人理会的角落。

杳依然困惑不解。

但至少最后一面的小苹看起来很精神,不像以前无精打采,满面愁容。她穿着自己的常服,藕荷色的刺绣衬衫,杏白喇叭裤,方头皮鞋。微敞的领口正衬锁骨间的凹陷,玫瑰色的彩金吊坠缀在其间,恰到好处。日光将她比旁人更浅的发色磨成栗棕。打扮以后的小苹很是淑女,看起来全然不像同龄人。

她们又说了很多话。

小苹道:“为什么人非要将自己的爱与信念,寄托在另一个人身上?我记得当时你是这么问的,问我为什么偏偏喜欢阿毛。我想了很久,现在才明白你的意思。这个问题本不该成立。没有一个人能为另一个人的人生负责。就算是父母,血肉至亲也不行。人生的路终归是要自己走。靠家庭的帮持、药物治疗,把希望寄托于爱情,都是暂时的。”

但杳以为这样想未免冷漠,也不是她的意思,无心敷衍道:“是啊。我的父亲也说过类似的话,路是他自己选的,跟我没关系。”

“所以这次是真的想开了。我和母亲之间隔着太深的代沟。她的童年成长于温饱不给的时代,所以最顾及我的温饱,今天吃什么,天气变冷了,有没有及时添衣。我想要什么,她都尽力满足。这就是她最诚挚的爱,我不该强求她理解我,关怀我的精神,我的情感,我的爱……”

杳好几回欲言又止。

“如果亲人变成这样一种关系,任何需求都强加于彼此,不也一样可怜?越是同住在一个屋檐底下,越该留有相处的边界,不该拽着眼前人,承担本不该由她们承担的事。就像你说,里尔克的母亲不该将自己的神经质倾注在孩子身上,令他一生被偏执和忧郁缠绕。”

杳酝酿许久,终于只是随手拔下道旁灌木的片叶,对小苹道:“你真是对别人温柔过头的人。”

——你还觉得是因为自己降生,才害得自己的父亲没有完整的人生?今日的他就像离群的鸟郁郁寡欢,也是你的错?

——那样就越界了。你的任性,也不该由他来承担。

杳目送着小苹缓缓离开校园。路上遇到的人对她道“老师好”,她也只淡然一笑。她们的时空与轨迹逐渐错开,就像日光下的阴影在彼此间拉长。

她随手把玩美术课上做的万华镜,看光裂变出无意义的纹路,不知不觉过了一下午,晚上又不争气地躲进卫生间,打开手机给钤发短信,费好大的力气打出“想见你”,又颤抖着忍痛删掉。

「爸爸。」

「怎么了?」

她收到他秒回的消息,眼眶顿时湿润,忍不住对他撒娇,「今天不开心[可怜]。」

「有什么我能帮你的吗?你需要我听你讲,还是……」

她还犹豫不已地斟酌打字,对面的他又发来下一条消息:

「周末我们一起去植物园吧。顺道买上回那种巧克力。」

说周末如何,意思大约是说,他不会像上回,宠溺过头地将她从学校接走。

她怅然道一声:「嗯。」

「因为成绩的事吗?」

「不是。」她想起程凛。那天的争执过后,她几乎想跟她绝交。

「是人际关系出了点小问题。我有一个朋友,发现观念不合,和她交往令我痛苦。我觉得谁都没有做错什么,她很好,很正确。虚无缥缈的观念不合,也没法成为断绝往来的理由。可她让我好受伤。」

「抱抱你。」后面的消息许久才发来,「怎么做,还是看你的内心。如果实在痛苦,就下定决心断交吧。交往里的麻烦事,真要一一面对也不现实。你逃避了,也会有人替你负重前行[太阳]。」

最后一句虽是玩笑,那个太阳的表情,几乎令她感受到溢出屏幕的坏。她被他逗得振作起来,「谢谢,现在我感觉好多了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