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策行三国 第853节(2 / 4)

加入书签

道:“没问题。”

逢纪缓了神色,走到刘修身边,轻拍他的肩膀。“德然,我知道你压力很大,中山王的压力也很大。你看,简雍也说了,仅凭幽州是无法独存的,只有拿下冀州、并州,全据河北,中山国才有和吴、蜀一较高下的机会。孙策思虑深远,早就看到了这一点,这才安排太史慈坐镇辽东,牵制我军。如果不能拦住他,虎口夺食,中山只能坐以待毙。你是大王信任的手足,这样的事不交给你,还能交给谁?”

刘修用力地点点头。“请逢相和大王放心,修一定全力以赴。”

逢纪扬扬手,快步离开,径直下了城。城下停着马车,他上了马车,出了城门外,他又拉开车窗,向城墙上的刘修挥手道别。刘修拱着手,躬着身,目视逢纪离开,直到车队的影子消失在远处的官道上,他才直起身。虽然肩上沉甸甸的,依然觉得压力很大,心里却多了几分斗志。

中山国的兴亡就落我的肩上,能否继承先祖遗志,复兴刘氏,在此一搏。

逢纪没有回头再看,但他能猜到刘修此刻的心情,不禁叹息。幽州人才本来就不如中原,刘备之前又在涿郡纵兵劫掠,名声很坏,现在不得不倚重冀北世家,让渡更多的利益。崔钧贪心不足,居然觊觎他这个国相,想取而代之,是可忍,孰不可忍。

拿下冀州是不够的,最好能拿下青州。

一想到青州,逢纪就有些失落。袁熙被沈友击败,没能如愿拿下青州,让他的计划彻底落空。如今青州士子不少人选择了太史慈,就连大儒管宁、邴原都去了辽东,分别出任辽东和辽西郡学祭酒。逢纪已经从零星得到的报纸上看到了他们的文章。每次看到这些文章,他心里都不是滋味。普通百姓支持孙策的新政也就罢了,怎么这些读书人也向孙策称臣了?孙策对读书人的态度可是出了名的恶劣,主持月旦评的许劭都被他逼得背井离乡了。

或者是我遗漏了什么?逢纪心中狐疑。中山国离中原太远,中间又隔着魏王袁谭掌控的冀州,交通不便,消息的滞后也很严重,更关键的是刘备一直没有正式的情报系统,收到的消息零碎,也不能保证准确性。他选择刘备之后,一直致力于此,但成绩有限。刘备太穷了,没有钱供养那么多专业的细作,也找不到合适的人才。与中原人相比,幽州人也不适合作细作,他们更适合临阵搏杀。

如果郭图能够接受刘备的邀请,那就好多了。郭图掌管情报多年,对这一套非常熟悉,手下也有足够的人才。如果他能支持刘备,情报这一块的短板就可以立刻解决,冀州也可能不战而取。

现在的问题只有一个:刘备能不能出得起价钱。袁谭覆亡在即,郭图没有其他选择,只要价钱合适,他应该不会拒绝刘备的邀请。

来回奔波,劳心劳力,年过半百的逢纪实在太累了。他靠着车壁,想着心思,不知不觉的睡着了。

人多力量大

简雍辞别了刘修,顺水而下。沽口有楼船等着,接上他后,扯起五帆,沿着海岸向东北急行。

楼船很稳,船上设备齐全,物资供应也很丰富。简雍趁此时间休息,整理自己这一路来的所见所闻。此行诡异之处甚多,他需要好好反思一下,以便向太史慈和孟建汇报时能够更完美一些。

回了一趟涿郡,看到了昔日的同伴,如今的中山王刘备,简雍既惋惜刘备的无奈,又庆幸自己当时的决断。如果他当时不离开刘备,此刻不管是不是和关羽、张飞一样被冷落,这日子都不好过。在涿郡寻访亲友时,他明显感觉到涿郡人对刘备的敌意。

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到足够的补偿,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和冀州人和平相处。

船行两日,简雍到达菊花岛。在菊花岛暂停时,他遇到了在此检查渔业的长史田畴。秋后可能会有大战,充作行军干粮的鱼干数量必须充足,不能有任何闪失,田畴不放心别人,亲自赶来查看,确认数量无误,能够满足大军的需要,同时也要检查负责的官吏有没有贪腐的情况。

与简雍谈了几句,听说涿郡太守是邢颙,田畴立刻问道:“是河间鄚人邢颙邢子昂?”

“长史认识?”

田畴笑了笑。“岂止是认识。他来幽州游历时,与我盘桓年余,相处莫逆。此人性情淡泊,持身甚正,倒不是一个热衷功名的人,且执法守礼,颇有治才,由他任涿郡太守倒也合适。宪和,说起来,论将才,幽州可与冀州相当,论理政之才,幽州要稍逊一筹。将来天下混一,战功难得,我幽州士子出头更难,筹建政务堂迫在眉睫啊。”

简雍深表赞同。“若建政务堂,长史当为第一任祭酒。”

田畴摇摇头。“宪和,这话若是早五年说,我当仁不让,现在么,不敢这么说。若是没有公务在身,让我去江东游学,再历练几年,将来回幽州筹建政务堂,任祭酒,我可以问心无愧。如今中原新政已经渐入正轨,文武各有专攻,研究越发深入,我这点能耐哪敢担任祭酒,误人误己。”

简雍咂咂嘴,也有些担心。幽州人才少,如今愿意投效的都得到了太史慈的重用,根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