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220章 小别扭(2 / 2)

加入书签

韩素也不在意,这丫头就是小孩脾气犯了,这下可好,摔了一跤老实了吧?

闹归闹,饭还是要吃的,三杯鸡,这道菜很多人都以为是呆湾传过来的。

其实不然,正宗的三杯鸡起源于中国西江,有传说这道菜与文天祥有关。

当时,南宋末年政权腐败,加之元朝铁骑的强悍,使得南宋国土沦丧、山河俱碎。

面对异族入侵,民族英雄文天祥率领客家子弟举兵抗击元军,多次击退敌人。

但是由于敌我力量悬殊,文天祥的义军最终被击败,他也被俘,广大人民都十分的悲痛。

听说文天祥要被开刀问斩,当地人民钦佩他的忠义,纷纷来到关押他的牢狱,想方设法来祭奠他。

有一天,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奶奶手拄拐杖,提着竹篮,竹篮里盛着一只鸡和一壶酒,来到关押文天祥的牢房祭奠他。老奶奶祭奠完之后,正要往回走,却在一所牢房见到了文大人。

由于国破家亡,精神和肉体都饱受痛苦,文天祥面黄肌瘦,廋弱不堪。

老奶奶见文丞相还活着,顿时老泪纵横,跪在地上大喊,“文丞相!”

她看到文天祥憔悴不堪,后悔带来祭奠的生鸡,只好请狱卒帮忙,要为文大人做顿鸡肉。

那狱卒正是西江人,也是文天祥的老乡,心中本就钦佩文天祥的忠义,加上老婆婆的言行举止也深深地打动了他,便答应了老人的要求。

可是,牢房之中并无炊具,更无灶台,怎么能做菜?

狱卒灵机一动,找来牢房外盛水的瓦钵,用几个石块将它支起,又将祭奠用的鸡切成块放入瓦钵之内,倒上米酒,加上点儿盐做调料。

柴火煨了半个时辰左右,狱卒揭开瓦盖,鸡肉酥烂,香味四溢。

二人含着眼泪将鸡端到文天祥的面前,文天祥看见面前的一钵鸡肉,大为感动,眼泪夺眶而出。

他颤颤巍巍地端过瓦钵,想到国破家亡、山河俱碎,不胜悲伤。

过了几天,也就是农历的十二月初九,文天祥在大都英勇就义,享年47岁。

文天祥就义不久,那狱卒便逃回西江老家,携家小隐居深山,并改姓文,还为文天祥建祠立碑。

每年的十二月初九,那狱卒便用三杯酒煨鸡祭奠文天祥。

后来,狱卒的一些后人迁出深山,同时也将三杯鸡的做法带出了深山。

因为这道菜味道鲜美,鸡肉香糯软烂,不久便在赣南一带流传开来。

时至今日,成为一道客家名菜。

韩素也是听前世领导在酒桌上跟人侃大山的时候,提起过这道菜的历史,所以印象比较深刻。

至于是不是真的,那只有去问文天祥,可惜他没穿越到南宋,不然还真就想问一嘴。

但不管如何,这道菜流传百年,不仅是做法,估计连味道也和当初研发时不一样了。

现代人吃到的三杯鸡,无疑更适合现代人的口味,韩素也挺喜欢吃,尤其是用剩下的汤汁拌饭,那是一绝!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